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正文

推动重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计划

2023-01-14 17:09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振兴重庆高等教育的若干措施》,加快推动我市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特制定推动重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内陆高等教育开放高地、高等教育支撑人才高地、成渝高等教育协同发展、高校国家级科研教育平台资源提升等重要任务,进一步推动《关于新时代振兴重庆高等教育的若干措施》的落细落实,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助力重庆协同构建立足西南、辐射东南亚的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整体建设成为西南地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桥头堡。

二、主要目标

2025年,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培育内陆高等教育开放新优势,新增20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培养一批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加快建成中西部国际教育中心和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高地。以高等教育支撑人才高地为重点,力争引进培育1000名科教融合型高端人才,面向市外、海外的知名高校、研究机构每年聘用巴渝讲座教授100名,加快打造西部人才高地。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合作共建大创谷,打造1+6+N”高校双创生态体系,推动全市高校重点打造布局科学、协同发展的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国家级孵化载体等重要平台。培育建设“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10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5个、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5个,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大力推进成渝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聚焦60余个特色优势学科实现共建共享,共同争取高水平创新平台1020个,实现共建共享、互利共赢,促进高等教育基础平台资源汇聚与提升。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内陆高等教育开放高地专项计划

1.不断拓展合作平台。深入推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建强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澜湄区域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中泰职业教育联盟,打造辐射东南亚的高等教育高地。发挥“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等平台作用,赋予中欧班列(成渝)、渝满俄国际铁路人文功能。做实做细中非(重庆)职业教育联盟等合作平台,推动新建教育多双边合作机制,延展教育务实合作平台。服务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校协同发展,加快长江生态环境联合研究生院等院校建设,整体提升区域教育发展水平。

2.整合聚集优质资源。坚持高端引领,充分利用区位、产业、生态、体制优势,推动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聚焦重庆急需和重点产业领域,实质性引进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开展德国企业和院校在渝举办职业教育试点,切实推动与新加坡高校深度合作。鼓励高校吸引世界一流专家、学者来渝任教。引进海外优质理工农医类在线课程。支持高校建设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深化国际科技教育合作。

3.助力国际人才培养。支持高校设立国际化人才培养专项,加大拔尖创新人才、非通用语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一批服务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实施重庆市教育英才海外研修计划。全面落实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建设全英文授课专业和品牌课程,做强来华留学丝路项目品牌,主要开展面向东南亚国家管理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训,联动相关部门创新开展国际学生学习、实习及就业服务。

4.促进国际人文交流。建好重庆中外人文交流学院、中外人文交流及教育涉外法律研究中心、“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陆海新通道涉外服务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等平台。充分发挥孔子学院人文交流平台作用。推出“感知巴渝”系列活动。优化国际中文教育新形态,聚焦东盟、非洲地区,探索“中文+职业培训”等新模式,加强国际中文教育师资培养储备,持续举办国际中文教育大赛。开展友城青少年交流计划。建设中希(腊)文明互鉴中心等智库研究机构,为国际交往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鼓励高校与企业携手,参与配合“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高质量办好“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等重大赛事。

(二)实施高等教育支撑人才高地专项计划

5.推动落实国家西部人才专项。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推动我市高校与东部高校合作推进“双一流”以及博士点、硕士点建设。落实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单列西部高校指标,落实“西部振兴人才岗”“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等政策,支持高校面向东中部地区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开通“绿色通道”。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吸引市外教师通过兼职等方式在重庆高校发挥作用。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保障和“免申即享”机制,对符合条件者予以直接认定,确保相关人员在岗期间和退休后的合理待遇。

6.共建共育高端人才。坚持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强强联合、协同发展的原则,支持设立为登记类事业单位的新型研发机构与在渝高校开展创新人才共建共育,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探索协同引进、联合培育高层次人才创新机制,助推人才科教融合激发创新,形成互利共赢的规模效应。支持市属高校和新型研发机构联合考核招聘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共建共育高端人才。新型研发机构招收的全职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在新型研发机构从事研究,出站后可优先考核招聘到合作高校担任专任教师。

7.夯实教育领军人才引育力度。落实院士培育专项计划,对具备冲击院士的高水平人才按需提供政策保障。鼓励支持高端人才申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对入选人才实施35年的支持周期。加大重庆英才教育创新领军人才、名师名家选聘培养力度,每年支持60人。实施“巴渝青年学者”倍增计划,重点围绕一流学科、一流团队和高水平创新平台,面向市内外集聚青年拔尖人才。按照“一人一策”和“一事一议”原则,精准引进培育国内外一流科学家、院士及团队,加快集聚大批高端人才。

8.持续优化人才引育体系。发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英才。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规划,推动高校设立职业早期青年人才培养专项,对新入科研岗位的博士毕业生、博士后给予不少于5年的非竞争性科研经费支持,强化对优秀青年人才的全链条接续培养。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建设一批基地,吸引最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研究。扩大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规模,探索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推进科教融合和协同育人,提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规范人才引进,严把政治关、师德关,做到“凡引必审”,支持高校设立“引才伯乐奖”。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和高端智库建设,汇聚培养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名师。坚持正确的人才流动导向,鼓励高校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和人才流动协商沟通机制,发挥高校人才工作联盟作用。开展人才工作中“唯帽子”问题专项治理,推动人才称号和学术头衔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

9.不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开展企业家“千人助创”行动,选聘1000名技术技能专家、创业成功者、风险投资人等到高校兼职或挂职任职,承担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担任创业导师。培育高校创业导师1000名,成立创业导师名家工作室50个。建成由高校、行业企业、大型双创服务机构专家组成的2000人双创导师库。积极推进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支持培育一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积极与“易智网”等综合性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开展合作共建。加快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大创谷建设,建强1个核心园、建好6个特色园、建成25个卫星园,构建形成“一核六园”统筹引领、“卫星多点”支撑联动的高校双创孵化体系,全面提升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孵化基地建设能级和孵化服务质量效益。

(三)实施成渝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专项计划

10.协同推动“双一流”建设。健全共建共享机制,推动成渝地区11+11所高校60余个优势特色学科开展学科共建,打造更多国家一流学科,带动省、市级一流学科、重点学科协同共建,助力成渝地区“双一流”共建共享高质量发展。建立研究生导师合作的长效机制,加强成渝高校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实现学科专业研究生导师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依托成渝高校各自优势学科,开展学科师资交流、开发在线课程、师资培训、智库建设、学科竞赛等合作共享活动,助力学科资源优势共享。

11.协同推动“四新”建设。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围绕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破省市阻隔、校际阻碍,促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交叉融合,推动建成13所市级高水平“四新”建设高校、5个国家级新型学院。推动召开成渝地区“四新”建设研讨交流会议,引导两地高校协同开展“四新”建设教学改革与实践。发挥成渝两地专家在“四新”建设中的参谋、咨询、指导和推动作用,积极吸纳两地专家担任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12.协同推动“双高”建设。建立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以下简称“双高计划”)院校协同创新体,加快省(市)级“双高计划”项目建设,推动10所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完成创建工作,争取10所以上高职院校入选新一轮“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支持国家“双高计划”入选院校共建一批特色优势专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优质实习实训基地和技术创新中心,助力“双高”建设。鼓励成渝两地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挂职干部、师生互派、交流学习、专业建设、教师培训、课程开发、职业培训、招生就业等交流合作。探索构建产教融合、校地合作新机制,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共同打造中国西部职业教育高地。

13.协同推动“双创”活动。搭建成渝两地高校学生交流平台,两地共同开展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师资培训、“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共同组织就业指导金课、创新创业金课评选,共同举办一批省(市)级大学生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提升两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水平。两地互相增投普通本专科招生计划,促进高等教育生源交流。两地联合向教育部申请增加两省市普通本科和研究生招生计划,申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项招生计划支持。共同举办系列线上招聘活动,相互举办异地线下招聘活动。依托就业创业联盟分盟,分别举办专场招聘等活动,促进两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和充分就业。

(四)实施高校国家级科研教育平台资源提升专项计划

14.夯实重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基础。根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的国际趋势,结合成渝两地高校科研基础,围绕关乎国家竞争力、国家战略、国家安全和国家改革发展的重大创新领域,选准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资源,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培育、参与、承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强化高校与西部(重庆)科学城、西部(成都)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天府新区联动发展,助推高校牵头的科学城项目落实落地,共建重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15.争取国家级平台建设取得突破。聚焦“四个面向”,整合优化高校现有科研平台和基地,新建一批市(省)级科技创新基地。每三年从市(省)级及以上创新基地中遴选1520个具有潜力的科研平台,作为国家创新基地创建重点培育对象;高校现有省部级科研平台提升为国家级的,按政策给予相应支持。支持重庆邮电大学围绕大数据智能计算、重庆科技学院围绕非常规油气开发、重庆理工大学围绕精密机械检测计算与装备等方向创建科技创新基地。支持高校围绕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领域,创建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推动高校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提升高等学校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能力。聚焦生态系统、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创建一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渝两地高校要在国家级平台资源建设中充分融合、共建共享,特别是在重大科技平台建设中可以互为二级平台,提升支撑度。

16.打造新型产教融合教学平台。围绕成渝两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资源共享机制、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制。加强市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应用驱动、用户评价、持续迭代的数字教育资源动态更新机制,引导高校开放优质校本资源,支持校企合作开发基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新型资源。创新适应现代产业转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智能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网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环保等重点领域,立项建设符合国家与两地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方向、服务支柱产业或战略新兴产业的现代产业学院、软件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引导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立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软件学院、未来技术学院50个,争取支持建成国家级新型示范学院510所,提升服务支撑成渝两地高质量发展能力。

17.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平台创新发展。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精神,聚焦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加强部、市、校三级社科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结构,促进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健全动态化差异支持机制。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加强高校与政府实务部门、科研院所等共建共享合作,锻造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结合全市高校实际,选择重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领域,培育建设重点实验室,大力推动各学科间深度合作与交叉融合,推进科研组织模式、科研方法、科研范式创新变革,推动实证研究、服务重大需求。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能力提升攻坚计划。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名师工作室建设,建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升中国特色高校智库建设水平,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高水平新型智库。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党委领导作用,压实高校主体责任和党委行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责任,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推进机制,凝聚广大干部师生干事创业的智慧力量。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定期研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坚持政府统筹、学校主体原则,强化高校、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多元主体协同作用,形成共建共管的组织架构,制定各领域具体推进措施,定期上报进展情况,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经费保障

完善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高等学校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按照财政性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的要求,加大投入,支持新时代重庆高等教育振兴,支持高校提升科技研发能力,稳步提升市属公办高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健全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差异化拨款和经费使用绩效评价机制。高校加强项目储备,实施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利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等筹资渠道持续提升高校生均占地和生均校舍面积,不断改善高校办学条件

(三)营造良好氛围

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着力打造宣传平台,教育部门定期收集各高校在落实促进计划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典型案例,多渠道加强宣传。各高校加强阶段性总结和成果宣传推广,形成高水平著作、教育教学成果奖、重要媒体报道等系列成果。



上一条:教育部长怀进鹏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的主旨演讲: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 下一条: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

关闭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地址:重庆.合川区  学府路9号
邮编:401520